近日,为庆祝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,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魏善庄镇开展了戏曲专场演出活动。
【资料图】
在魏善庄镇王各庄村文化中心,戏曲演员粉墨青衫亮相舞台中央,一首首河北梆子经典唱段轮翻上演。演员们扎实的功底,精彩的唱腔,赢得村民阵阵掌声,活动现场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。
此次活动,将大众耳熟能详的戏曲经典选段送到村民家门口,让村民过足了“戏瘾”,既让村民感受到了戏曲文化的魅力,又营造了祥和、安定的节日氛围。
据了解,王各庄河北梆子剧团拥有百年历史,致力于传承非遗文化,每年演出30到40场,深受群众喜爱,现已成为魏善庄镇一张崭新、响亮的文化名片。
阔别3年,大兴区魏善庄镇首个戏曲专场向他们致敬
为弘扬传劳动光荣、奉献崇高的伟大精神,向劳动人民致敬,5月1日至5月3日,魏善庄镇王各庄村河北梆子剧团连续三天上演戏曲专场演出,吸引600余名群众现场观看。一曲曲大戏唱响魏善庄,将“五一”的热烈氛围推向高潮。
作为疫情三年后的大戏首秀,现场除了邀请保洁、环卫工人等劳动者,邻里街乡的群众也前来捧场。
据王各庄河北梆子剧团团长回建锋介绍,此次演出特别选取河北梆子经典曲目《秦香莲 杀庙》《陈三两》两首戏曲,连续两个半小时的大戏时时引得台下观众掌声阵阵。拿出手机拍照的,跟着节奏打拍子的,好不热闹。
据悉,为了“五一”三天的演出节目,回建锋带着剧团50余名演员提前1个月着手排练,每逢周末便在王各庄村文化大院活动厅练习,往往一排就是两三个小时,有时练到晚上十点,大家才尽兴离开。上有八十多岁的“老戏骨”导演、教戏,下有30多岁的青年演员加入、学戏。
“五一”劳动节,王各庄河北梆子剧团几乎出现在每一个群众文化活动现场,为乡亲送去问候和祝福的同时,也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,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。除此之外,王各庄河北梆子剧团依托星火工程,走出魏善庄,在大兴区各个镇街表演节目。
在安定、青云店包括大兴区等各个文化平台都演出过,每年大概演出30、40场。
对于剧团的演员来说,河北梆子是情怀是热爱是责任,对于魏善庄镇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为了让戏曲更好地传承、延续下去,在党建引领下,王各庄村党支部给予广阔的生长空间,场地的筹备、服化道的支持、文化活动的链接,让一曲曲经典演出在王各庄村“剧场”循环上演,让历史的一针一线、一腔一声留存至今,让传统文化持久飘香。
赓续艺术生命,传承中华文化。河北梆子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一直以来,深受群众喜爱,接下来,魏善庄镇将立足镇域丰厚的文化资源,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挖掘创新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,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,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。
欢迎关注北京市大兴区苗木花卉产业协会
公众号:dxqmmhh
邮箱:dxqmmhh@163.com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3 非洲城建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8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